今天是
网站首页 / 公共服务 / 便民提示

预防疫情注意事项_疫情预防小知识

访问次数:49681 编辑: 张记芳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01 15:44
文字大小:

【1】、 【心理防护同样重要】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很多人出现了焦虑、恐惧,过度恐慌,过度夸大疫情的实际危险性,不利于疫情防控。因此,居家百姓做好心理防护同样重要。

【2】、 【社区获得性肺炎如何形成人际循环?】理论上所有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都存在人际传播的风险。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的路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冬季受气候和人口流动(春运)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性大爆发。主要通过病人咳嗽、喷嚏等飞沫直接传播。

【3】、 【传阅文件如何做】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4】、 【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在开始之前还是有必要给大家再一次的重复一遍病毒的定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具备人传人的能力,首例患者于2019年12月1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被发现,随后的患者多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或家庭聚集现象,其感染源疑似出自市场中销售的野味(疑似蝙蝠)。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部分严重病例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尚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主要还是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2020年1月30日,WHO已经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PHEIC。截止到2020年2月19日12时为止,治愈人数14482人。

【5】、 【什么是空气传播?】即气溶胶传播。可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一般认为直径<5um,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染性的颗粒。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经接触传播。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有:专一的空气传播:结核杆菌、曲菌经多种途径,但以空气传播为主: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常经其他途径,但在特殊情况下(如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气管插管/切开、开放性气道吸引)通过空气传播:天花病毒、SARS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和诺如病毒等。

【6】、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系统的感染】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非常普通的一类病毒的统称,来自武汉的2019-nCoV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系统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预防小常识

【7】、 【上班途中如何做?】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疫情防护小知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预防措施【二】

【8】、 【邻居、家人发烧了,我该怎么办?】减少沟通交流,如果非要交流,戴好口罩,与他们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避免飞沫传播。如果接触或者间接接触到了,要用酒精擦拭,并且洗手。如果出现了发热,或咳嗽鼻塞打喷嚏之类的症状,也请自觉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出门在外佩戴好外科口罩,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捂紧口鼻并及时丢弃纸巾。

【9】、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是什么?】(1)社区发病(2)肺炎相关临床表现: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加重,伴或不伴脓痰/胸痛/呼吸困难/咳血;(3)发热;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WBC>10×(10的9次方)/L或<4×(10的9次方)/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4)影像学:胸部X线检查显示新出现的斑片状浸润性阴影、叶/段实变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影像学,除外非感染性疾病可做出诊断。

【10】、 【工作防疫指导:出门】:出门前务必带上口罩,关门离开前打开窗户进行通风。

【11】、 【注意丨多吃蔬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多吃蔬菜,合理饮食,减少大鱼大肉及暴饮暴食的不良习惯,可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患病。

【12】、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传播)以及可能的气溶胶传播。

【13】、 【工作防疫指导:上洗手间】:上完洗手间,保持个人卫生,务必得要洗手消毒。"yipinjuzi.com新型肺炎疫情预防小知识"

【14】、 【务必丨少集聚、不集聚】疫情暴发至今,因家庭聚会、朋友聚会、公司聚会而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案例比比皆是,非常时期,避免多人集聚,不患病、不传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15】、 【社区存在哪些传播肺炎的危险因素?】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流行的季节,各种感染都可能出现,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的症状很难鉴别。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感染源主要有:患者、患者家属、探视者及其生活环境。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分布和结局与下列因素有关:(1)环境状况:空气污染物、室内拥挤程度、湿度、室内卫生、季节、温度;(2)医疗保健服务和控制传播的预防感染措施的可及性和有效性:疫苗、卫生保健机构的可及性和隔离能力等;(3)宿主因素:年龄、吸烟情况、宿主的传染性大小、免疫状况、营养状况、既往感染过 或伴有其他病原体感染、身体基础状况;(4)病原体特征:包括传播方式、传染力、毒力因素和微生物量(接种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