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监测预警第29期-平舆县2023年8月份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02 10:43
浏览次数:2196
字体:[大 中 小]
平舆县2023年8月份自然灾害风险
分 析 报 告
7月31日,平舆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县气象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等相关单位对我县2023年8月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趋势进行了会商分析、评估研判,通过会商形成以下报告:
一、气候趋势预测
据市气象局预报,截至7月31日,7月份全市累计平均降水量202.1毫米,较常年同期(190.5毫米)偏多6.1%。预计8月份全市降水量125~160mm,较常年同期(139.2mm)偏多0~2成,全市平均气温26.0~28.0℃,较常年同期(26.4℃)偏高1~2℃。
二、自然灾害形势分析
(一)气象方面
预计8月份我县可能有阶段性降水和雷暴大风天气过程。今年夏季易受台风影响,降水总体偏多,出现暴雨洪涝的可能性大,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较为频繁。
预计8月份主要天气过程为:8月4-6日,小到中阵雨,局部大雨;8月11-12日,小雨,部分地区中到大雨;8月14-16日,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8月18-20日,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8月25-27日,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
(二)水利方面
截至2023年7月31日,小洪河庙湾段水位36.00米,(警戒水位41米),距离警戒水位尚有5米,流量16.1立方米/秒(最大保证流量645立方米/秒);汝河老王岗(参考沙口水文站数据)水位 38.98米(警戒水位46.83米),距离警戒水位尚有7.85米,流量116立方米/秒(最大保证流量1850立方米/秒)。
(三)农业方面
当前我县秋粮生产进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天气复杂多变秋粮面临诸多挑战:一是高温天气持续,容易造成农作物失墒,8月份正是秋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需水的旺盛期,长期高温可能给田间作物带来干旱;二是受台风和强降雨的影响较大,可能会给全县的作物带来倒伏或涝渍风险;三是病虫害可能重发,气温过高或湿度偏大均易造成病虫害的暴发流行,给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带来一定压力。
(四)住建方面
燃气领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雷暴日集中区域的燃气设施易遭受雷击的威胁。雷电对阴极保护设备的运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易造成管道破损,燃气泄漏爆炸燃烧事故。极端气候带来的高温会导致管道变形;强降雨有可能会带来管道保护设施(堡坎、止滑、锚固等)毁坏、管道损坏。
建筑施工领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极端天气带来的高温、强降雨会对施工现场人员、机械设备产生危害。
市政领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暴雨、洪水等可能对城市造成严重破坏,包括排水系统失效、道路破损、供水中断、供电中断、通讯中断等;次生衍生灾害:火灾、内涝、燃气泄漏、建筑物构筑物坍塌等。
三、防范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压实临战状态政治责任。目前,我县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乡镇(街道)及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增强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细抓实防汛救灾各项措施。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123”“321”防汛工作任务要求,高度警惕,周密部署,严阵以待,决不允许有丝毫麻痹懈怠,全面进入防汛关键期临战状态,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会商研判和监测预警。气象、应急、水利、住建、城管等部门要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强化联合会商研判,加密滚动预报频次,及时将预报结果通过公共媒体及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滚动预报和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护准备,牢牢掌握综合减灾的主动权。
(三)做好重点领域防范工作。应急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及时开展会商研判,提出工作建议。要做好应急队伍、救灾物资准备,遇到险情、灾情及时处理。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报送和联络畅通。要及时收集掌握灾情、应急处置等相关情况并按规定上报。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做好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特别是中短期和临近天气预警预报工作。要加强信息报送,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为其他部门提供防范应对依据。水利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收集掌握雨情、水情监测信息,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要密切跟踪监测雨情汛情变化,及时会商分析研判,确保信息传递到位。要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要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制度,防汛责任人汛期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加强应急值守。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对重点路段的实时监控,及时疏导交通,对积水严重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加大对事故易发路段巡查力度,加强对流天气严格交通管制规定;及时发布天气和路况预警信息,提醒驾驶人员高度重视、谨慎驾驶。文广旅游部门要密切关注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布旅游风险提示,完善文旅涉灾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要加强值班值守,强化景区主体责任,切实守住景区安全生产底线,要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引发游客平安文明旅游的好风尚。住建、城管部门要进一步排查积水点、地下空间、桥涵、窨井盖、行道树、广告牌及市政设施等在建工程的隐患排查,积极指导和督促分管领域的建筑工地、户外作业现场做好防范措施;重点加强城市积水点监管,设置警示标识,及时排涝,并安排专人盯守,确保行人、车辆安全;自然资源部门要严格落实责任,抓好火源管控,按照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方案有关要求,将森林防火责任逐一落实到各级林长和各级网格员,强化宣传教育,提升群防群治意识,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加强预报预警,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强对洪涝灾害、高温热害、大风倒伏等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教育部门要加强学生防雷避雷、防中暑、防冰雹、防溺水等假期安全教育,适时开展教室、宿舍等校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四)公众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公众要注意防范恶劣天气,增强对暴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防范意识,尽量避免户外活动。遇到暴雨天气出行时尽量结伴而行,驾车或步行时切忌冒险涉水;不在地势低洼地带逗留,行车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快离开;远离高压线等有电物体,避免和减少与金属物体接触,防止触电;远离大树、棚架、广告牌及危房等易被吹倒的物体下,避免坠物砸伤。
( 六)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各乡镇(街道)及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细化完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督促落实防御措施,及时准确上报突发事件信息,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等现象发生。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时刻保持战备状态,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要提前预置力量,易灾多灾区域加强物资储备,有力、有序、有效组织抢险救援。